
酒店升級消防改造需嚴格遵循法規標準,并關注流程合規性、技術要點及特殊場景風險。以下是具體注意事項:
一、法規與標準合規性
- 核心法規依據
-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》:明確消防設施改造需經消防設計審查、施工許可及驗收備案。
- 《建筑防火通用規范(GB55037-2022)》:規定酒店建筑耐火等級、防火分區、安全疏散等強制性要求。
- 《北京市消防條例》:細化商業場所消防管理要求,如每月消防設施維保、每年消電檢等。
- 改造前必辦手續
- 消防設計審查:若酒店為新建、擴建或改變用途,需向住建部門提交消防設計圖紙,經審查合格后施工。
- 施工許可:建筑面積>300㎡的改造工程需辦理《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》。
- 物業報備:向酒店管理方提交施工方案、施工單位資質、產品合格證等材料,簽訂《施工安全責任書》。
二、改造流程關鍵節點
1. 前期準備階段
- 現場勘查
- 核對原消防系統圖紙,確認噴淋管道、煙感探測器、排煙口位置及運行狀態。
- 評估改造區域對現有消防設施的影響(如拆墻可能破壞防火分區)。
- 方案深化設計
- 委托消防設計單位出具施工圖,重點明確:
- 防火分隔措施(如新增防火墻、防火門);
- 疏散通道調整(寬度、標識、應急照明);
- 消防設施增設或移位(如噴淋頭、消火栓、報警按鈕)。
2. 施工過程控制
- 隱蔽工程驗收
- 噴淋管道敷設、電氣線路穿管等隱蔽工程封閉前,通知物業、監理單位驗收,留存影像資料。
- 設備與材料進場檢驗
- 核查消防產品3C認證、檢驗報告,重點檢查:
- 噴淋頭型號(如快速響應、標準響應)與場所匹配性;
- 消防水帶、滅火器壓力是否正常。
- 系統聯動調試
- 完成消防設施(報警系統、噴淋系統、防排煙系統)聯動調試,出具調試報告。
- 模擬火警測試:煙感探測器報警后,確認噴淋泵啟動、排煙風機運行、非消防電源切斷。
3. 驗收與備案階段
- 竣工資料整理
- 提交消防驗收申請表、竣工圖紙、消防產品檢測報告、隱蔽驗收記錄等。
- 編制《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手冊》,明確日常檢查、年度檢測要求。
- 現場驗收重點
- 消防部門實地測試:
- 噴淋末端試水裝置壓力(≥0.05MPa);
- 排煙口風速(≥7m/s);
- 疏散通道寬度(≥1.4米)。
- 特殊場景驗收
- 廚房區域:確認燃氣報警探測器、滅火毯、灶臺自動滅火裝置安裝到位。
- 客房區域:檢查防煙面罩、疏散示意圖、門禁系統斷電釋放功能。
三、技術要點與常見問題
1. 防火分隔與封堵
- 常見問題:管道穿墻未封堵、防火墻未到頂。
- 解決方案:使用防火泥、防火板封堵,確保防火分區完整性。
2. 疏散通道與安全出口
- 常見問題:疏散門開啟方向錯誤、應急照明損壞。
- 解決方案:疏散門向外開啟,應急照明持續供電時間≥30分鐘。
3. 消防設施安裝
- 噴淋系統:噴頭距頂板75-150mm,濺水盤距障礙物≥75mm。
- 消火栓系統:消火栓箱門開啟角度≥120°,水帶接口綁扎牢固。
4. 電氣與燃氣安全
- 電氣線路:穿金屬管保護,每月進行漏電檢測,接地電阻值≤4Ω。
- 燃氣管道:設置可燃氣體報警探測器,每日下班后關閉燃氣總閥。
四、特殊注意事項
- 營業期間施工
- 若需邊營業邊改造,需制定臨時防火措施:
- 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采用防火墻分隔;
- 配備專職安全員巡查,每2小時記錄一次;
- 施工區域張貼“消防重點部位”警示標識。
- 歷史建筑改造
- 若酒店為文物保護單位,需遵守《文物保護法》:
- 消防設施改造方案需經文物部門審批;
- 優先采用無損安裝技術(如無線煙感探測器)。
- 智慧消防升級
- 建議增設物聯網消防設施:
-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(實時監測線路溫度、電流);
- 消防水系統監測(壓力、液位遠程報警);
- 智能疏散指示系統(動態調整逃生方向)。
五、后期管理與維護
- 年度檢測制度
- 委托專業機構每年進行消防設施檢測,重點檢查:
- 噴淋系統水壓、報警閥組功能;
- 防煙排煙系統風速、聯動性能。
- 消防演練
- 每半年組織全員消防演練,模擬火場逃生、初期火災撲救。
- 客房區域演練需包含防煙面罩使用、疏散路線選擇。
- 應急預案更新
- 根據改造后的建筑布局,修訂《火災應急預案》,明確:
六、總結
酒店升級消防改造需貫穿“設計-施工-驗收-運維”全周期,重點把控防火分隔、疏散安全、設施聯動等核心環節。建議提前與物業、消防部門溝通,選擇具有消防設施工程承包資質的施工單位,并留存完整過程文件,以規避驗收風險。改造后需建立長效管理機制,確保消防系統長期有效運行。